微课堂*--心理压力可选择适当方式自我调节
发布日期:2021-11-29 10:23:50
本期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心理压力自我调节方法--冥想放松法”。在日常的职业咨询工作中,经常有人问:“我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情,有什么办法解决”。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有许多想法、许多牵挂、许多不甘心充满自己的头脑,却无法静下心全神贯注地做好一件事,结果就更加烦躁,周而复始,失去了幸福的感觉,变的空虚和沮丧。
这些都是心理压力的外在表现。冥想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有实验证明,经过8周冥想放松的人必平常人更容易感到幸福,并变得更积极向上,各个身体指标也比平常人好很多。冥想是一种放松和集中精神的过程,目的是改进自己,促进身心健康,让积极的意念“输入”潜意识,对人的活动产生正面影响。我们可以试着按照下面的步骤练习:
第一,寻找合适的环境。冥想的环境应避免噪音,运动,亮光,电话以及其他人的活动,要相对安静、舒适。
第二,确保感觉舒适。温暖的房间,宽松的衣服,不要太饱或饥饿。
第三,后背挺直,身体放松。采用渐进式肌肉松弛法:闭上眼睛、先收紧、后放松由头顶至脚的肌肉,如头皮、脸颊、下巴、颈、肩、脚等,这个程序的目的是令我们长期不自觉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重新获得知觉。
第四,专注地呼吸。将意念集中于两眉之间,或丹田的位置,将手轻轻放在肚脐上,随着呼吸的节奏收缩腹部的肌肉,尽量把所有废气从肺部全部呼出来。在一呼一吸之间,感受身体的变化。如果脑中出现杂念,不必刻意忽视,只要专心致志于呼吸,杂念便会自然溜走。
第五,冥想。预先构思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的语言,然后将信息输入自己脑海,这些信息必须简单、正面鸡用现在式的橘子,例如:“我是一个自信的人,我的自信是源自我的智慧、努力和友善”、“我越轻松便越了解自己的优点”,每天我都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思想和身体是一致的,我的肌肉得到松弛后,我的免疫力增强,神经放松,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
在冥想过程中,意识是清醒的,但意念高度集中于一点。所以完成冥想的过程后,应在心里从10倒数至1,告诉自己到达1的时候便会醒来,精神畅快及充满活力。
一个人在冥想时,他会暂时的远离现实世界的喧嚣,找回心灵深处的平静和集中,身体也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找回健康和平衡。
每天留一点时间、一点空间给自己的心灵冥想,让自己整理纷乱的思绪暂时忘却工作、忘却烦恼,重新恢复自我的信心、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热情吧!